搜索
谁种筼筜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猜你喜欢
积雪满山寒不释,碧琅玕绕玉楼台。林梢清韵风吹到,檐底疏阴月送来。
鲁客抱白鹤(hè),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pān)。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34-635
2、陈文新,王山峡编注.历代山水诗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04:46-48
鲁客:指范山人。鲁客抱白鹤: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
杳:远。
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接下来是“”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绿觞卷高叶,醉吸清香度。
酒泻正何如,风倾晓盘露。
水云乡。又南枝逗暖,绰约汉宫妆。春艳浓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想应道东风料峭,翦霞彩,零乱补绡裳。勾漏尊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春光。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依旧小窗疏影,
人生既已死,生理那可得。千古一孤坟,空山落寒月。
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烹葵炮嫩笋,可以备朝餐。止于适吾口,何必饫腥膻。
饭讫盥漱已,扪腹方果然。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
外养物不费,内归心不烦。不费用难尽,不烦神易安。
庶几无夭阏,得以终天年。
唐家天子尊黄屋,大业隆兴调玉烛。当年十八登瀛仙,弘文日侍分三六。
两京初定四海清,君圣臣贤古难续。立本图真亮为赞,遂令书府藏诸椟。
后有龙眠传此本,礼乐衣冠激流俗。自从沦落向人间,画手纷纷互翻覆。
千年事去君莫问,留得青编遣人读。萧萧马耳射东风,长安道上春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