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作轩未料宛丘长,檐下增修匠石良。
坐倚前楹天忽远,步当平砌午偏凉。
白云就宿看逾稳,急雨来催信不妨。
敢与苏家论择胜,半间难遣十夫将。
猜你喜欢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gē)地,弟侄常修礼乐(yuè)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yàn)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duò)寸功。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参考资料:
1、陶本一等编.语文(七年级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案:几案。
惰:懈怠。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桂岭插云表,苍茫天四围。洪泉劈涧落,寒瀑破空飞。
百道穿危磴,千寻下翠微。晓烟洗残黛,白雾掩轻扉。
流响方成韵,闻声未觉希。香垆思渺渺,庐阜梦依依。
雨气杂晴霰,电光浮夕晖。沿洄卷绡幕,喷薄洒珠玑。
低咽青溪玉,斜侵白袷衣。云垂大鹏翼,风助巨鳌威。
树杪层冰折,帘间赤日晖。隔崖烟袅袅,阴壑草霏霏。
蜿地长虹似,绷云綵带非。莲开太华晓,芝吐雪苗肥。
清啸灵禽和,高吟木客稀。二楼山月白,三岛露桃绯。
遇物结遐想,观空悟化机。重林时徙倚,鸾鹤夜深归。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半溪梅影昏。
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占得淇园地,新栽竹万竿。清阴低拂石,翠色下侵湍。
幽静还宜暑,孤高更耐寒。吟馀诗思爽,不独可栖鸾。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不使钱刀计亦胜,床头无恙玉壶冰。近添饲鹤三升粟,更供慈元一盏灯。
是短非长,好丹非素。
一生区区,未免爱恶。
爱恶不去,何由是非。
爱恶既去,是非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