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风吹明月,清光罗幽林。泠然下寒露,不觉滋兰襟。
堤高湖水缩,叶落溪桥深。短篱足黄花,入门多清阴。
真侣具茶果,趺坐同酌斟。炉烟出云房,古壁县素琴。
孤云何处飞,苔砌空行吟。抚景送征雁,遥忆山水音。
猜你喜欢
远山含紫氛,春野霭云暮。值此归时月,留连西涧渡。
谬当文墨会,得与群英遇。赏逐乱流翻,心将清景悟。
行车俨未转,芳草空盈步。已举候亭火,犹爱村原树。
还当守故扃,怅恨秉幽素。
绵绵葛(gé)藟(lěi),在河之浒(hǔ)。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sì)。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chún)。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爹爹心悲凉。叫人爹爹心悲凉,他也哪里会赏光。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哥哥心悲凉。叫人哥哥心悲凉,他也只把聋哑装。
参考资料: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43页。
绵绵:连绵不绝。葛、藟(音垒):藤类蔓生植物。浒:水边。终:既已。远(音院):远离。顾、有、闻:皆亲爱之意也。 有(音佑):通“佑”,帮助。
涘:水边。
漘:河岸,水边。昆:兄。闻:问。
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毛诗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说诗较为通达,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
诗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写眼前景物。诗人流落到黄河边上,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远离兄弟、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乡,六亲无靠,生活无着,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颜“谓他人父”。处境之艰难,地位之卑下,可见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丝怜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直书其事,包含许多屈辱,许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叹:“则其穷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诗意略同首章,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换一字,丰富了诗的内涵,反覆咏叹中稍有变化。此诗两句表达一层意思,六句有三层意思,两层转折。由绵绵不绝的葛藟对照兄弟的离散,是一折,由“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昆”而竟不获怜悯,又是一折。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饯腊花枝似有魂,半庭寒日破朝昏。倾杯欲与天同醉,围火初宜客共温。
四座喧腾先得句,万家颠沛独何言。寻思廿八年来事,愧向人前说母恩。
寂寞同州守,衣冠葬玉山。国家遭祸变,臣子不生还。
异域城应在,中原路尚艰。有孙才九品,本拟上朝班。
看山不出草堂门,门返萧萧是白云。隐几松风生鹤梦,卷帘秋水爱鹅群。
坐开句曲仙人酒,起读临川太史文。后夜柁楼乘月色,贺家湖上拟寻君。
寒重花慵,灯疏漏短,清吟谁伴孤影。故人却共春来,倦灯暂销夜冷。
天涯旧梦,又盝曲、红阑催暝。对玉梅、证取心期,早是宿酲轻醒。
檠凤短、茜纱方静。筝雁悄、素弦待整。彩毫怯写银笺,暗香尚留宝鼎。
鸾箫凤籥,看次第、天风吹并。怕俊游、不似年时,负了武陵渔艇。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