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身随处得轻安,老入苍崖叠嶂间。真个溪山看似梦,却将水墨写溪山。
猜你喜欢
吾友萧东夫,今日陈后山。
道肥诗弥瘦,世忙渠自闲。
不见逾星终,每思即凄然。
邻邑黄永丰,与渠中表间。
黄语似萧语,已透最上关。
道黄不是萧,萧乃随我前。
佳句鬼所泣,盛名天甚悭。
诗人只言黠,犯之取饥寒。
端能不惧者,放君据诗坛。
游子那无故,青春亦有归。
小舟冲岸疾,白鸟破烟飞。
物理迷终极,人生喜愿违。
东南双病眼,随日下渔矶。
鲁客抱白鹤(hè),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pān)。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34-635
2、陈文新,王山峡编注.历代山水诗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04:46-48
鲁客:指范山人。鲁客抱白鹤: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
杳:远。
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接下来是“”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开眼已怜花压帽,放怀聊喜酒治聋。
携刀割肉馀风在,卜瓦传神俚俗同。闻说已栽桃李径,隔溪遥认浅深红。
橙花亦娟娟,照水弄清白。
孤香少人知,黄蜂自为客。
人间妙伎古亦有,画虎从来易成狗。何人为作老于菟,鼎死百年无此手。
想当运笔亦有神,睥睨知谁看回肘。便恐阴崖风雨来,何止草中狐兔走。
易生惊猿羞挂枝,周昉稚犬空复肥。画中生意似可喜,此虎一出无馀姿。
迩来丧乱书阨苦,唯有君家此画古。妖狐一丘渠自安,狡兔三窟无人取。
建章宫殿空咸阳,猛士知谁守疆土。藜藿不采虎在山,安得有臣如此虎。
沟上苍崖丈五高,昔人题此诧边劳。到今二百年来许,一片空围半野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