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冒雨理归楫,披衣坐晚寒。橹声两岸急,人语一镫残。
此夜追欢好,重来把臂难。忽闻渔唱起,鸥鸟下沙滩。
猜你喜欢
金井先秋,梧叶飘黄。几回惊觉梦初长。雨微烟淡。疏雨池塘。渐蓼花明,菱花冷,藕花凉。幽人已惯,枕单衾冷,任商飚、催换年光。问谁相伴,终日清狂。有竹间风,尊中酒,水边床。
国典斯为重,亲耕示不轻。
诏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礼仪修献,司农哭具呈。
储胥严武备,卤簿肃文明。
北阕班春早,东郊贺雨晴。
青坛晨气润,紫陌晓寒清。
玄武移天仗,钩陈出帝城。
停云依别殿,翔鸟避行营。
十二苍龙驾,三千日虎兵。
园花迎翠辇,田柳拂霓旌。
少皋陈圭瓒,先农荐特牲。
绀辕萦黛耜,苍佩映朱弦。
俯讲三推礼,祗勤万乘情。
艰难均土庶,次第及公卿。
海寓瞻秋稔,山川庆礼成。
岂惟知稼穑,况乃奉粢盛。
祈岁稽豳雅,因时访舜耕。
顾严天下劝,非侈国人荣。
芸史观先烈,桑枢欢晚生。
何当蒇熙事,夷夏颂隆平。
离群野雁在中庭,驯养经年羽翼成。
因为哀鸣殊可念,岂知飞去太无情。
天阴月黑多机穽,岁晚山空少弟兄。
愿尔水田常饱暖,春风早问北归程。
谁家一大树,系者水牯牛。
我马过其侧,道狭还无由。
牛辄奋双角,直前舂马喉。
伤马已不可,伤人吾何仇。
鼻绳忽迸决,惊堕荒泥陬。
我急策马去,牛尚瞠怒眸。
事有出不意,君子焉所尤。
古来行路难,曷不偃旧丘。
归欤偃旧丘,无为牛所搂。
将军作镇古汧(qiān)州,水腻(nì)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tiáo)四镇兵,蕃(fān)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
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
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
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583-584
将军作镇:将军镇守。作:一作“坐”。古汧州:唐属官内道,领汧源、汧阳两县。今为陕西千县。水腻:水流细涓,滑润如油。山春:山上有了春色。节气柔:天气暖和。
丝管: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行人征行之人,即士卒。边头:边疆;边地。
箭利弓调:使箭利把弓调。四镇:唐时称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为西域四镇。蕃人:中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通“番”。近东行:指相对于四镇东西两边来说的。西边为少数民族,东边为唐帝国。
沿边:靠近边境一带。浑:全,全然。无事:平安无事。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这组诗共两首,其中第一首诗首句“将军作镇古汧州”,点明此诗颂扬的对象,下面二句诗即介绍了将军担任镇守之职后,古州出现的繁荣景象。诗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使人感到这里不再有边地的荒凉,不再有边地的战火气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水腻山春节气柔”,水腻,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态,和夏水的汹涌浩荡有别。用“腻”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意。“山春”二字简洁地描绘出群山万壑山花烂漫的无限春色。节气柔,是说节气柔和,风雨以时。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清水秀;而明丽的春光,则正是“节气柔”的结果。这是总写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入夜以后的边镇,又是一番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丝管之声不是只从高门大户中传出,而是大街小巷满城荡漾。一个“散”字用得极妙,把万家欢乐,没有边警之扰的景象烘托了出来。丝管之声发自“清夜”,又说明边镇在欢乐中清静而有秩序,虽然欢乐,却不扰嚷。因此,地虽是“穷边”,景却是美景。难怪从内地来的客人看到这种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这是边塞之地。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但是诗人却没有对将军致边地于太平之功直接赞美一词,只是把赞美之情暗含于对美景的赞扬之中,用笔显得非常委婉。结句写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行人不信”,似乎是作为客观现象来写,其实来来往往的行人也包括诗人自己。那种由衷的赞美之情写得蕴藉有味。
第二首诗描绘的也是一派太平景象,但这太平景象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而是将士们长期英勇守边的结果。如果不是“箭利弓调四镇兵”,就难以实现“蕃人不敢近东行”,当然“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表现出了将士守卫边疆的功劳,表达了作者对守边将士的由衷赞美之情。
记闹红一舸乍相逢。隔浦见惊鸿。且开帘过酒,悬灯照夕,同话飘篷。
芳字尊前低问,笑指露蕖红。偷眼鸳鸯戏,密意先通。
佳约从来都误,剩鳞笺长短,鸥梦惺忪。便吟湘赋楚,难写旧欢悰。
认罥索、那回纤影,引相思、只在步莲中。空赢得、冷香俊句,歌断花风。
蔼蔼天始晴,苍苍景将晚。江波日东流,游子何时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