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压线年年积泪痕,万端幽绪与谁论。蠹因食字频钻纸,雀可衔环解报恩。
岭上梅花招处士,江南芳草忆王孙。狂谋谬算终无用,长夜漫漫断客魂。
猜你喜欢
悠悠望千载,千载未久陈。共此山川居,世代递疏亲。
贻谋逮孙子,辽远如越秦。名氏成杳绝,丘墓同飘尘。
骨肉尚若此,况彼乡与邻。所赖在简书,遗言亦多湮。
百不一可究,六艺俱沈沦。默默忽返顾,造化如我宾。
形骸聊一寓,旋当去吾身。吾身既非有,其他复奚因。
踽踽诚尔异,煦煦徒为仁。经营慷慨业,冀以名自伸。
簸弄上世语,雠校忘疲辛。酣谑恣放达,破灭称天真。
俱谓发狂疾,胡云诣精纯。我思鲁中叟,两楹梦何频。
怡然曳杖歌,曾不增笑颦。达者识其原,顷刻为秋春。
愚人不解事,骇怵褫魂神。林中多败叶,乔柯岁华新。
彼此更互见,修短宁足论。默观发独慨,證我意中人。
江南词客久无家,展转难通上汉槎。漫说知贫多鲍叔,于今问字少侯芭。
辞巢倦羽伤离伴,迷路游骢误踏沙。红杏倚云栽日下,几时芳信到天涯。
嵇生魑魅耻争光,通介徐公不改常。窗下羲皇能一卧,海滨邹鲁故吾乡。
梦争王室心宁死?归袝先茔骨亦香。未必明夷容演范,淹留人海漫佯狂。
馀生乐命复奚疑?恋阙难酬最后知。岂有鸡群堪鹤立,何曾狐腋胜羊皮?
残棋收局犹争劫,深井观瓶总近危。霜月满庭对苍桧,相怜不及未寒时。
醉是何时醉,醒到今日醒。欲挽春之臂,落花满前汀。
岸蓼(liǎo)疏红水荇(xìng)青,茨(cí)菰(gū)花白小如萍。
双鬟(huán)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líng)。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参考资料:
1、羊春秋.明诗三百首:岳麓书社,1994.12:第108页
2、李梦生.元明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第1版:第85页
淮安:县名,在今江苏省,东濒运河。蓼、荇:皆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茨菰:即慈姑,秋季开小白花。
双鬟:梳着两个环形发髻的少女。采菱:采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杨士奇的这首诗,是一幅湖上风俗画。
诗歌的前两句选择水乡特有的蓼荇这些植物,白描而绘其色“疏红”“青”“花白”、状其形“小如萍”,寥寥几笔,生动、形象,而又简炼,朴素、自然。水乡的景色美不胜数,但作者却只抓住几种色彩对比鲜明的水乡植物点染水乡的气氛,虽然没有精工描绘景物和浑然的风土人情,但以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悠远的淮安水乡的景色。景幽心亦静,转而由景过渡到了对人物的素描上。
底下两句由景及人,自静而动,为水乡图增添了生气。水上驶来采菱船,船上的采菱女头上梳着两个环形的发髻,身穿短袖的衣衫,背对着诗人在船头采菱。这是诗人见到的实情,但一经摄入了艺术的镜头,便具有了诗情画意。诗人看到船上女子倩倩的背影,突发联想,说姑娘害羞,不好意思让人见到自己的脸,故背转身子,借以掩饰羞涩之态。“惭”字、“自”字,皆从“背”字生发,既刻画出水乡女子惹人羡爱的神态,又很富有情味,把观景的诗人与采菱女这两个不相干之人写成一个欲见而招呼,一个因羞而自避,从而使人物立于纸上。一个“背”字节省了多少笔墨,却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再多的正面描写也无法达到这一效果。诗人选取这一角度来写,实具匠心。
全诗表现水乡的宁静和平,风格也一如水乡之水,闲雅清淡,物我交融,又因选择得当,写来颇见情韵。
长卿病肺渴欲死,宰予寝兴昼复浓。
绿云杯面呷未尽,已觉清液生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