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漂泊来南国,客途喜识君。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
世事凭陵劫,孤怀寄落尘。西湖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猜你喜欢
亭亭画舸(gě)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hān)。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
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5-156
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画舸:即画船。半酣:半醉。
该诗首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表现的是一个“等”字。“亭亭”多用来形容姑娘之苗条、靓丽,作者却用来描写船,可见作者的构思不同一般。“系”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与刘禹锡的“只有垂杨绾别离”手法相同,且暗切题意,手法不同凡响。“春潭”化用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用笔老到,布局精巧。该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因此,首联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
次句以“直待”接续,回答了等的对象:行人,也就是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做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作者在上一句“亭亭画舸”停在水中这一特写背景下,创立了似乎是游春的场面,而下句转入离别,出现心理的反差,离别的黯然销魂的意况隐现在句中。这两句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无理而妙。
三四句作者直写离别。第三句在首句“点染的画船上做文章,说不管烟波浩渺,不管风风雨雨,行人终将离去,画船带走的只是离愁别恨。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
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作者不写船带走行人,也不写行人的离恨,而是说船带走的是离恨,多了一层转折,加深了意境。同时把离愁悲恨这一抽象的情态想象成实在的物质,可以放在船上运走,就更为奇妙。此诗在新巧上做文章。作者把离愁别恨变成有分量的东西,可用船来载,在“愁”的分量上做文章,更加深切地表现了心中的凄苦,为人所称道。这一手法为后代诗人借鉴。好的比喻,好的意境,是不怕重复的。
该诗全篇构思精巧,把无形的别情写得具体、有形。作者用到如下几种手法:一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二是移情于物。似乎是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三是七绝诗通常分为两节,前两句与后两句间有一个转折,而此诗一气而下,使我们直觉得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
水声怒激春雷响,帆影轻随远雁飞。东望水云三百里,沙鸥待我钓鱼矶。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
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
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
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
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胶东连即墨,莱水入沧溟。国小常多事,人讹屡抵刑。
公才征郡邑,诏使出郊坰.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
峥嵘大岘口,逦迤汶阳亭。地迥云偏白,天秋山更青。
祖筵方卜昼,王事急侵星。劝尔将为德,斯言盖有听。
习习谷风兴,回回景云飞。青天敷翠采,朝日含丹辉。
羁游随处得哦诗,扫溉轩窗每恨迟。
已幻小山宽客恨,更添危磴作儿嬉。
偶留塞上宁无数,径返湖边已有期。
谁遣化工娱此老,幽花微拆绿苔滋。
卢泉之木百尺长,下荫泉色如木苍。
蘋风荷雨洒面凉,倒影摇荡天沧浪。
网登锦鳞蒲荇香,何以贯之柳与杨。
古来希价入咸阳,贪功害能相中伤。
君今已出纷争外,但思烟波春渺茫。
奉亲安乐一杯水,卢泉之滨可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