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树青山豁远眸,风帆沙鸟两悠悠。吴侬自识三湘道,楚客谁悲五岭秋。
水落洞庭洲渚出,云开衡岳夕阳留。年来怕起登临感,舟过巴陵不上楼。
猜你喜欢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lán)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xù):化了浮(fú)萍(píng)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在小小庭院中,燕子没有来,只是阴雨连绵,一片幽暗。院中一个角落的栏杆处,聚集着一堆落花;落花飘飘零零,标志着春天已经迟暮。
挥泪告别东风,用酒来祭纷纷扬扬的飞絮。传说柳絮杨花飞入池塘,便化作浮萍,所以不要飞向天涯去。
参考资料:
1、薛玉坤,鞠婷,何抗著.古小词精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01:第277页
2、赵金昭吴小珉主编扈耕田本卷主编.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08月第1版:第333页
3、徐育民赵慧文.历代名家词赏析:北京出版社,1982年08月第1版:第306页
4、魏建徐文军主编.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试用本)中国文学第四册:齐鲁书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288页
5、朱敦源著.中华古词365首精华今译:东北朝鲜民族教育,1993.10:第340页
阴阴:形容阴暗的样子。阑干:栏杆。落华:即落花。
弹泪:掉泪,流着眼泪。东风:春风。这里借指春天。飞絮:飞舞的柳絮。化了浮萍:古人以为柳絮落水化为浮萍。莫:不如。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春归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回答了“春归何处”的疑问。作者以心中想念的“燕子”和眼前望见的“小院”、“阑干”、“阴雨”、“落华”组成春已归去的词境,托出黯淡哀怨的词情。这里展现的不是透露淡淡闲愁的欧阳修《采桑子》词所写的“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或晏几道《l临江仙》词所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之景。其写燕子,是“不曾来”的燕子;写雨,是“小院”中的“阴阴雨”;写落花,不是尚在空中飘舞之飞花,是被风吹聚到阑干一角的早已委落在地之花,而这一堆落花,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春归处”。刘铉《蝶恋花·送春》词中“只道送春无送处,山花落得红成路”两句,似已指出春归之处,实则只说春是沿着花落之路而归去的;这“阑干”两句则把落花聚集之处看作春的最后归宿,看作春的埋葬之所,从而进一步、深一层地揭示了春之悲剧。广而言之,岂止春光之易逝如此、春归之可悲如此,世上一切美好事物也往往迅即消失,转眼成空,如白居易在《简简吟》中所说,“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人间憾事。这两句词实有其人事的象征意义,有其深广的哲理内涵。
在词的下片中,作者把自我的身世之恨与春的悲剧下场融合为一。前两句写告别“东风”的悲苦之怀、系心“飞絮”的眷恋之意。而对“东风”、对“飞絮”之如此情深者,究竟是归去之春的心,还是送春之人的情?这在作者的笔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后面“浮萍”两句紧承“飞絮”句,用杨花入水成浮萍的传说,把词意、词情转进一层。词是送春,写春之归去,但作者却并不写到春去而止,更从春的本身写到春的化身,从春的今生写到春的来生,再从化身写到化身的化身,从来生写到来生的来生,以见春的身世之倍加可怜、春的命运之倍加可哀。春魂之化作天涯絮,而飞絮又落水化作浮萍,这来世杨花转来世萍的三生命运,使辞别人间的春魂注定了要生生世世飘荡下去,其苦恨深愁是无穷无尽的。纵然作者在词的结拍处希冀其“莫向天涯去”,而其终必流落天涯,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结局。这下片的词意,似从前引万俟咏词“念远情怀,分付杨花”两句和贯云石曲“东君何处天涯”、“随柳絮吹归那答”两问,以及辛弃疾《摸鱼儿》词“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的意境化出,但其辞则更苦,其情则更悲。
叠鼓鸣笳太守船,都人倾注似登仙。旧游俯仰成陈迹,离思纷纭绕别弦。
愁目青枫空自极,素书双鲤不忘传。恐君未得江湖乐,追诏方将急用贤。
母仪兼妇德,训子复宜家。
旧宅邻三徙,新恩副六珈。
累茵荣养久,八秩享年遐。
宗族称贤行,诜诜福未涯。
人头接剑门,濯濯危髻绾。
一峰表独立,层崖平若{产刂}。
有一伟丈夫,远莫辨眉眼。
异闻验清源,奇质自天产。
三生旧缘契,邂逅一笑莞。
江流怒未平,父功子其僝。
坐令老蛙缚,笑看离堆铲。
陆海擅两川,利百倍灞滻。
神圣杳难诘,事或载编简。
明德远矣哉,椒浆酌盈琖。
画也错,赞也错。不识蚬子笊篱,唤作普化木铎。而今要且头不是头,脚不是脚。
恐人无信,立此为约。
贪生只爱眼前珍,不觉风光度岁频。
昨日见来骑竹马,今朝早是有年人。
生日与君同一月,十年以长更难寻。不妨世有耆英会,更爱人谈岭雅音。
诗境雨凉情自远,笔风秋劲力为禁。栖心楼畔花如雪,独客枯吭时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