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眼屡相顾,小子一何能。立命诗无用,锥胸气有棱。
心随寒影动,春压冻云崩。合是清游日,迢遥路可憎。
猜你喜欢
挥鞭催去马,联骑共宵征。旷碛堆沙白,孤星入曙明。
地荒村树断,天阔晓风清。戍客生还矣,凄迷塞外情。
老人生事只随缘,交得诗禅更酒禅。虽是出家犹握发,何如不笑虎溪前。
渺(miǎo)渺孤城白水环,舳(zhú)舻(lú)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白色的河水环绕着的泗州城,孤零零地,显得那样邈远。黄昏迷濛的轻雾下,船儿静静地停泊着,不时地传来舟人的语谈。
成片的树林上空浮现着一抹黛影,青翠如画;我想,它一定就是那座淮水转折处的青山。
参考资料:
1、陈衍选编,沙灵娜,陈振寰译著.宋诗精华录全译(上、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第497-498页.
2、赵山林,潘裕民 .桃李春风一杯酒——宋诗经典解读:中西书局,2009-10-1:第124-125页
渺渺:水远的样子。白水:指淮河。舳舻:指船。舳,船后舵;舻,船头。夕霏:黄昏时的云气烟雾。
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淮流:淮水。转处山:指泗州南山。
这是一首写景诗。画面的主色调既不是令人目眩的大红大紫,也不是教人感伤的蒙蒙灰色,而是在白水、青山之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诗人从而抓住了夕阳西下之后的景色特点,造成了一种朦胧而不虚幻、恬淡而不寂寞的境界。这种境界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是一致的,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说:“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返,心亦吐纳。”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开元年间(713-741),泗州城自宿迁县移治临淮(在今江苏盱眙东北)。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说,泗州南至淮水一里,与盱眙分界。到了清代,州城陷入洪泽湖。诗人当时站在泗州城楼上,俯视远眺,只见烟霭笼罩之下,波光粼粼的淮河像一条婉蜓的白带,绕过屹立的泗州城,静静地流向远方;河上白帆点点,船上人语依稀;稍远处是一片丛林,而林梢的尽头,有一抹淡淡的青色,那是淮河转弯处的山峦。
前两句着重写水。用了“渺渺”二字,既扣住了题目中“晚望”二字,又与后一句的“夕霏”呼应,然后托出淮水如带,同孤城屹立相映衬,构成了画面上动和静、纵和横的对比。舳舻的原意是船尾和船头,在这里指淮河上的行船。诗人可能是嫌全诗还缺少诉诸听觉之物,所以特意点出“人语”二字。这里的人语,不是嘈杂,不是喧哗,而是远远飘来的、若断若续的人语。它即使全诗的气氛不致于沉闷,又使境界更为静谧。唐代诗人卢纶《晚次鄂州》诗说“舟人夜语觉潮生”,为“舳舻”句的出处。
三四两句着重写山。在前一句中,诗人不从“山”字落笔,而是写出林后天际的一抹青色,暗示了远处的山峦。描写山水风景的绝句,由于篇幅短小,最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前人因此这样总结绝句的创作经验:“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元代杨载《诗法家数》)对此中“三昧”,诗人深有体会。在他笔下,树林不过是陪衬,山峦才是主体,但这位“主角”姗姗来迟,直到终场时才出现。诗的最后一句既回答了前一句的暗示,又自成一幅渺渺白水绕青山的画面,至于此山本身如何,则不加申说,留待读者去想象,这正符合前人所谓“句绝而意不绝”(《诗法家数》)的要求。
秦观以词名世,他的诗风清新婉丽,和词风颇为接近,所以前人有“诗如词”、“诗似小词”的评语。就此诗而言,“渺渺孤城白水环”之于“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林梢一抹”之于“山抹微云”,“应是淮流转处山”之于“郴江幸自绕郴山”,相通之处颇为明显。但此诗情调尚属明朗,没有秦观词中常见的那种凄迷的景色和缠绵的愁绪。
水边篱落西湖老,结伴寒标归计早。
月昏香动幅巾时,铁石广平犹压倒。
新来昌谷闢藩墙,密花疏干添环抱。
等闲诗酒奉周旋,何以文书频苦恼。
废苑没蒿莱,中有千尺井。苔痕点石阑,梧桐散秋影。
妾心似辘轳,君情如断绠。谁谓井波深,不比秋宵永。
东风吹折凤山芽,驿献花箱仗使家。
遥想仙芳供御盌,应怜味谏落天涯。
厥包锡贡何年始,其苦如饴信地嘉。
斋祭无繇陪褥位,膏余分匄咀菁华。
楼头闻过雁,只影不成双。
一夜狂夫梦,相随到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