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青山踰鹤岭,碧海望鲸川。树拂扶桑日,岩栖若木烟。
土风惊异域,星纪逼残年。草白寒威冽,梅开暖律旋。
雪消泉动脉,风急烧侵田。病涉溪频转,乘空栈若悬。
壮游浑漫尔,夙志岂徒然。恋阙红云里,归休白发前。
长途今若折,直道古如弦。放逐应无愠,怀哉柳下贤。
猜你喜欢
何处孤丘不绝攀,声华寂寞两俱删。时宜可共朝云语,春梦无如学士间。
历宋元明迹不腐,于韩文陆公其间。黄州赤壁儋州寺,双翮冥冥大小山。
轻汗微微透碧纨(wán),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nì)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huán)。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参考资料:
1、马奇中选编,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珍藏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02,第464-465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第1207-1209页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碧纨:绿色薄绸。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小符”句: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云鬟:女子的发髻。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最好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律转黄钟,尧蓂尚、零星一叶。人尽道、当年此日,诞生豪杰。我是君家门下士,三年屡献阳春雪。更此行、骑鹤上扬州,恩稠叠。君有子,文章伯。君有女,夸才色。更风流酝藉,东床佳客。婿祝长生儿祝寿,玉杯举罢金杯接。愿年年、长醉腊前梅,梅梢月。
满床流影动金波,茅屋春深未补萝。肉食有人司重鼎,毛锥无用愧长戈。
鲸鲵未见东归海,鸿雁还从北渡河。老倍安仁愁更切,二毛销尽岂容多。
夜宿山营秋露寒,微微边月角声残。五更报道擒生去,起拂霜刀据紫鞍。
棹歌动云表,波光荡斜阳。一碧馀万顷,心目共徜徉。
浮萍露水面,远睇萦寸肠。丛林集重翳,兰芷扬馀芳。
路疑蓬岛隔,地引银河长。古祠委丘莽,瓣香无由将。
翠华去不返,涕痕留疏篁。此念贯今古,麟囿兼凤冈。
亨嘉本难再,人事多䲭张。眷言忧乐怀,哲士空自伤。
春深树影合,绿叶繁桄榔。临风更兴叹,浮世非真忘。
红头紫勇敌刚强,项赤红班腿长{外囗内昆}长。
翅紫牙湾如桑剪,此虫名号促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