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昔未遇君,先与君兄交。闻有弱冠弟,关览凌群髦。
但视兄卓奇,知非人过褒。邻郡面易谋,鄙愿胸久操。
意外君能来,来适与我遭。炯炯秋虹姿,天云轩之高。
我意颇自雄,为君嗒焉挠。应使大地春,黯色惭蓬蒿。
抑我壮犹废,畏厕后生豪。芜陋膺滥名,讵能君识逃?
矧得应与刘,左右森联镳。一席罗众奇,谁复分鹬鷮?
不知何善缘,投漆尽如胶。使我宛转肠,辘轳等所劳。
急敞庭东楹,拂拭檐蟏蛸。濯露江城岚,合束孤篁梢。
篁底三五莺,静翼纠缠牢。照以苔光澄,绮谢花云包。
轧轧清语声,冰茧空机缫。为呼灶下童,挈瓶沽邻醪。
真性挟与流,未容禁酕醄。我箧长物无,尚有鸊鹈刀。
日夕愁露芒,至此更难韬。委蒙君等爱,幸弗讥狂骚。
天壤万路宽,势独穷吾曹。中原气清旷,坐看诸君翱。
弗忘秃羽鹙,伏病荆榛巢。杯酒屋漏中,誓已千秋要。
千秋绵寸心,古哲通兰虈。而况咫尺踪,不隔山川遥。
撤樽风雨来,入夜闻颾颾。浩歌君子行,壁影舒裳袍。
猜你喜欢
移自溪上园,种此墙阴路。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百雉层城雁翅开,阴阴古柏拥霜台。登台正好频西望,千里荒烟接野莱。
天亦自多事,一春劳应酬。哺雏冲雨燕,唤妇出林鸠。
有累俱关抱,无生始断愁。忽逢林下士,羞默但低头。
铁马金戈迹久陈,升平时节物同春。儿终厮养无奇策,客似相如亦贱臣。
比屋老渔閒挂网,拾樵村媪竞担薪。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
昔人怀井邑(yì),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gěng)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bìn)入愁悲。
北指邯(hán)郸(dān)道,应无归去期。
过去那些离乡求仕的人,他们也时常怀念自己的家乡,但是,他们最终都能在功成名就之后辞官荣归故里。
叹息自己的仕宦未遇,以致虽然暂得返乡,却不能久留,还要为仕途而继续奔逐。
我年来多病,常常产生思乡之情;鬓发发白,但未曾建功立业,愈发感到失意。
马上又要离开故乡,这一去归乡无期,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壮志实现,功成名就。
参考资料:
1、陈增杰编著.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4:第791页
郡楼:指滑州城楼。赞皇山:山名,在今河北省西南。井邑:乡邑,故里。挂冠:谓辞官。
泛梗:漂浮的桃梗。
越吟:春秋越国人庄舄在楚国做官,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后用喻思乡之情。潘鬓:西晋诗人潘岳,三十二岁鬓发就开始斑白,作《秋兴赋》以感怀。见《秋兴赋》序。后以指中年鬓发初白。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从滑州(今河南滑县)归故乡赞皇,经过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言归乡无期。
“”诗的前四句用对比的手法,抒写自己飘泊宦游,功业未就的悲叹。“挂冠”,本指指辞官,但这里的挂冠当指致仕返乡,此据上下诗意可知。后二句笔锋一转,感叹自己的仕宦未遇。诗人以飞转的蓬草和浮在水面的树梗自喻,抒写飘泊之感,十分形象。
“”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越吟”“潘鬓”来说明自己年来多病,经常引起思乡之情;鬓发早斑,功业未遂,更加感到失意的悲叹。“”邯郸,战国时为赵国都城,而李德裕的家乡赵郡战国时属赵,秦为邯郸郡地,诗中即以邯郸道代指通向家乡赵郡的道路。从“应无归去期”这句看,作者当是马上又要离开家乡,而且此去前途未卜,不知何日能够壮志实现,功成名就,荣归故里。
这首诗在写法上独具特色。开头二句为立论的大前提,作者认为思乡之情,人皆有之。但历观古志士仁人的挂冠归乡,都是在功业成就之后。从而领起以下六句,反衬自己长期宦游各地不得返乡;今虽暂得归乡,而因职事在身,功业未遂,仍不能如古志士仁人的荣归故里的遭际,内在逻辑十分严谨。通读全诗,虽多飘泊失意之叹,但仍然不乏对仕途的热切追求,表现出不做出一番事业就不返乡的进取精神。
宿云解駮远峰青,谷鸟惊呼报午晴。屋冷篱疏茅店迥,路平沙软笋舆轻。
行穷坡岭山方好,捲尽旌旗眼更明。慷慨未须关世务,胸怀得酒暂能平。
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