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阁凌虚揽胜全,皇华使节驻秋烟。眼明乐浪玄菟外,身在蜚廉桂观边。
万里朝宗分市舶,百年渐被沃桑田。登临我本蓬瀛客,清宴风光一畅然。
猜你喜欢
枕障薰(xūn)炉隔绣帷(wéi),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chuí)。
枕边薰炉的香烟在帐幕飘袅,两年来我整天苦苦地怀念你。明月和杏花明自我的心思。
我为了寻你走遍天上人间,终于与你重新欢聚在一起,醒来才知道这又是在梦里。如今正是小雨纷飞的黄昏,画帘默默无声凄清地低垂。
参考资料:
1、严迪昌.《中华古词观止》.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48
2、刘翠,刘石.《雅词精品》.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120
3、乔力.《唐五代词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0
4、高阳里.《花笺春心·婉约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2
5、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44
6、杨光治.《唐宋词三百首今译赏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33-34
枕障:枕头和屏障。薰炉:用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杏花明月:杏花每年春天盛开,月亮每月一度圆缺,故以之拟指岁月时间。始应知:才能知,或正可知。
天上人间:天上和人间。觉:醒。画帘:精绣、垂彩之帘。
词的上阕看似平淡,然而有些地方也颇见精巧。如首句的“隔”字,既交代了室内枕屏、薰炉与绣帷间的位置,更使人生出一种人去楼空、远隔天涯的联想。第三句,杏花明月用来作为春秋季节的特征,并且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感知,点明只有杏花明月深知作者的相思之苦。这样写,的确为词的意境增添了一分落寞与惆怅。
词的下阕构意佳妙。代为设想爱姬已逝,却不愿信其逝,故着一问句,愈见其恍惚哀恸之态。下面两句更妙,旧日的欢情只有在新梦中重现,正当缠绵悱恻之际,忽然醒来,惟有“枕障薰炉隔绣帷”,此时的悲哀之情可想而知。但作者到此意犹未足,再着力添上一笔,醒来之时,正值黄昏,画帘低垂,雨声沥沥,真是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境界。古人曾说,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如这首词的结句,不仅为全词增添了画意诗情,并且给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想象余地,真是所谓词家本色,故能打动悼亡者之心。
纵观全词,词的上片先写悼亡、相思之情,枕障、薰炉、绣帷依然如故,但物在人非。面对有情之物,悼亡之人仿佛看到了昔日爱姬。遐想当年,他与爱姬情之融融,爱之切切。深情所系,爱姬逝去的两年之中,每日情思袅袅,过往的回忆使他无法忘怀,不禁邀请春花、明月与之共语。因这情,花知、月知、天知、地知,如此深切的感情确实哀婉动人。下片写梦中相会,情到深处,悼亡人竟不信爱姬已逝,上天入地苦苦寻觅,但都成空,只好在梦乡重温旧情,而这往日的欢乐,又仿佛别添几分新鲜。这新鲜,是经年之后爱情的一种升华。全词写得真切、自然、哀婉动人。
仆本山野之生民,不堪刺促拘冠绅。江湖自放老将至,岂悟岁月如驰轮。
谬随多士贡王府,浪得虚名通紫宸。遽从下列居第一,当时颇似称平津。
感激更恩报天子,僶俛从事希涓尘。滥书闺籍比朝旧,骤上天禄均儒臣。
肖躬顾影每自愧,譬如蒿艾参松筠。未能引分拂衣往,正用饱食惭悬鹑。
太平中外虽少事,贤哲驰骛犹辛勤。幸无官守逃吏责,自可昏醉穷青春。
夭桃花繁高倚楼,似若有意娱佳宾。浩歌大笑忘检局,座客欢倒知吾真。
东风瞥来能几时,况子东西南北人。人间会合常苦少,击鲜举白毋羞贫。
林端啼鴂风雨夕,异方相忆空酸辛。
小园泥滑又妨行,破晓东风始放晴。
九十日春将解印,两三杯洒自寻盟。
花依好竹如年少,人对青山俱老成。
俗容不来清意足,一吟聊复畅幽情。
征帆曲折指清淮,篷底明窗面面开。洛下春风吹欲到,江南明月载之来。
蘼芜径畔波双桨,杨柳亭前酒一杯。何处楼头数声笛,吹将愁绪不堪裁。
庐岳仙灵宅,摩空势绝群。峰留太古雪,树出四时云。
虎迹寒溪见,猿声落日闻。欲求真面目,骑鹤问匡君。
青泥九折度危峰,翠木千章集远风。
欲为流离安堡障,宁辞辛苦涉蒿蓬。
梧桐叶落无栖凤,荆棘枝寒有怨鸿。
旦夕升虚聊望楚,何时重赋《定方中》?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