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
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
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猜你喜欢
哀筝一弄湘(xiāng)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yán)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dài)低。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仙骥云深早蜕胎,谁将霜骨镂崔嵬。香流玉液风生座,影浸金波月上台。
诗客莫夸椰子榼,山翁何羡水精杯。醉来傲睨乾坤阔,髣髴瑶池赐宴回。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冷香梦、吹上南枝。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江楼怨、一笛休吹。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往日游都倦,兹行心独閒。片帆投月宿,一笠戴云还。
夜色沙边水,秋光烟外山。旅怀长似此,那解鬓毛斑。
离乱身命危,烦恼头发折。
我儿在山南,百书饶苦舌。
谁知我忆儿,如火煅心铁。
人生恩爱海,各自怜骨血。
初谓时节好,膝下长娱悦。
顾今□相远,矛头苟餔歠。
兵马交往来,近日尤难说。
急投一隙宽,呼儿归暂合。
未问沟壑填,且偷须臾活。
春来两日强,寒气犹凛烈。
寄巢不蔽风,败纩聊同挟。
父坐母蓐卧,兄立弟裾接。
分散得团栾,不语意自浃。
为白润姊知,未须生悁结。
明朝倘可行,亦须回一匝。
一箭双雕手,青衫已白头。砚几磨铁尽,官止及瓜休。
漏断鄞江梦,风含曲水愁。钧天记白玉,麈世冷西楼。
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
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征途多荆榛,此志宁复得。
今晨跻山颠,纳纳瞰广陌。正东临大江,彷佛海外国。
孤帆扬长风,静入秋气白。层峦引列嶂,下有云雾隔。
不知谁家楼?突兀立远色。禹穴指顾外,历历禾黍黑。
簸荡千古愁,人世一过客。高歌据苔石,坐见日车仄。
目极穷冥搜,一雁长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