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世传灵渠自秦始,南引漓江会湘水。
楚山忧赭石畏鞭,凿崖通堑三百里。
篙师安知有史录,割牲沈币祀渎鬼。
我舟阁浅怀若人,要是天下奇男子。
只今渠废无人修,嗟乎秦吏未易訾。
猜你喜欢
有菀(yù)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nì)焉。俾(bǐ)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qì)焉。上帝甚蹈,无自瘵(zhài)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hé)予靖之,居以凶矜(jīn)。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去休息。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和他太亲密。当初让我谋国政,而后受罚遭排挤。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寻阴凉。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自己找祸殃。当初让我谋国政,如今放逐到远方。
鸟儿即使飞得高,还要依附在青天。那人心狠不可测,走到何处是极限?为何要我谋国政,反又突兀遭凶险?
参考资料:
1、王秀梅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550-552
2、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94-495
菀:树木茂盛。尚:庶几。蹈:动,变化无常。暱:亲近。俾:使。靖:谋。极:同“殛(jí)”,惩罚。
愒:休息。瘵:病。迈:行,指放逐。
傅:至。曷:为什么。矜:危。
《小雅·菀柳》是一首揭露王者暴虐无常,诸侯皆不敢朝见的诗。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开头以“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这个略显突兀的比拟句传达诗人强烈的愤懑之情,同时也让读者产生追究缘由的欲望:为什么茂密繁盛的柳树下,诗人却劝戒人们不要去憩息呢?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接下来的两句述说缘由:“上帝甚蹈,无自昵焉。”意思是:大王虽然如同大树,可以乘凉,可是他暴虐无常,不可亲近,否则自招祸殃。“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意思是:当初大王请我一起谋国事,如今莫名其妙受责罚。这是诗人现身说法,把与暴君共事的种种险恶表述无遗。整章诗或比拟,或劝戒,或直白,但都以“焉”字结句,呼告语气中传递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怨恨。
第二章诗意与第一章相似,在反覆咏叹中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不可遏制的怨怒之气喷薄而出,却又不是尽情宣泄而后快,比拟中有双关,呼告中有托讽,虽是直言却用曲笔,以弦外之音感动读者,使议论中多了一点诗味。
第三章在前两章感情积蓄的基础上,由劝戒性的诉说转向声泪俱下的控诉,整章一气呵成,“有鸟高飞,亦傅于天”,意谓:再高飞的鸟也以天为依附。“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意谓:为什么难以预测彼人之心可能到达的极限呢?“曷予靖之,居以凶矜?”意谓:为什么当初用我谋国事,现在又让我遭凶恶?诗中鸟儿高飞是平和的比拟,逆向的起兴。从平淡中切入,渐入情境,最后以反诘句“曷予靖之,居以凶矜”作结,单刀直入,让人眼前凸现出一位正在质问“甚蹈”的“上帝”的受难诗人形象,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疾恶如仇的性情和命途多舛的遭遇都化作这句“诗眼”,给读者以震撼心魄的力量。
八十行加二,清秋住故山。
新凉足眠睡,旧疾害跻攀。
雪白纷残鬓,栀黄染病颜。
疲牛卧斜日,羸马?枯菅。
贫废儿孙学,慈生仆妾顽。
赎衣时已迫,贷米岁方艰。
齑钵僧嘲薄,盘餐客笑悭。
从今谢还往,惟有掩柴关。
涖卜他年正首丘,尚乘风日逐英游。
平分正月春犹浅,断送元宵冷未休。
藕断山钟黄蘖外,枝分水转石榴头。
卷帘隐几俱为乐,付与涪翁闷得不。
秋闱深锁觉愁多,赖有英游玉趾过。
日望高楼吟楚月,梦随明月到湘罗。
南宫曾看挥华藻,西馆还来共笑歌。
六稔飞光如过隙,人生谁奈老催何。
太平应有象,王国早生申。云捧虞渊日,天开寿域春。
千年周鼎重,百战汉兵神。侧想朝元殿,征南献凯频。
璧水声名冠上游,蚤年绛帐向荆州。
平生梦寐无尘土,壮岁雍容拜冕旒。
共拟一麟为国瑞,俄惊五马作仙游。
贞元曾是同朝士,忍见丹旌葬垄丘。
系船孤屿重跻攀,衰草荒烟亦厚颜。
丁日不为春燕许,卯年犹放佛狸还。
诸贤所恃江千尺,此虏奚为第一间。
欲访前朝无故老,浪痕自溅藓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