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烦营筑便成台,自有青松不用栽。
只道先生忙更懒,也须一日一回来。
猜你喜欢
先生无劓何须补,上到乘成尽放怀。
松树尚堪驱使在,为公一一捧诗牌。
只须独立领秋光,何用安排石鼓双。
平揖青原未为差,更於竹外见长江。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zhuó)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xián)管作离声。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90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60
浓烂:形容鲜花灿烂。轻明:一作“轻盈”。
且:一作“只”。离声:指别离歌曲。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
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
人间喘汗。无计翻银汉。有个至人来震旦。宴坐补陀岩畔。
吾闻福寿难量。待看海底生桑。乞取净瓶一滴,普教大地清凉。
飘飘举似霓裳舞,烂漫横陈玉树花。宁知点点飞来意,生自幽人两鬓华。
大龙湫,小龙湫,青天倒泻银河流。海风吹练白杲杲,雪花满面寒飕飕。
讵那大士濯足处,碧波下见长黄虬。山僧洗钵白云动,涧猿饮子苍岩幽。
神踪隐见不可测,幻境变化谁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锡辞神州。
天香飘飘满衣袖,散作雨露东南陬。老夫送别歌龙湫,芙蓉花开溪水头。
永嘉妙语犹可续,永夜松声消客愁。思君何处寄清梦,三十六峰明月秋。
风流扫地难挽回,二老人物似苏梅。时从花底饮落雪,醉卧沙头双玉罍。
平时交分心相许,晚岁相思各秦楚。孤山篱落固依然,纵有此花无此语。
周郎别去当有期,归来不复如瓜时。天应知客颇有恨,花亦忆君尚未迟。
我游东吴身是客,梦到江南与江北。安得马背如孤鸿,万里从君聊一息。
只今春草还萋萋,会须急唤王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