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春色无高下,宁分泽与邱。世间依旧好,山外若为浮。
桃李花争拆,池塘草自抽。绿涵峰势合,红带烧痕收。
迟日千钟酒,东风百尺楼。夜来甘雨足,溪谷已成流。
猜你喜欢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lěi),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lì),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这茫茫的大地既然经过了造物主炉火的冶炼,怎能不带上寒颓衰冷的外观?你看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但只见废弃的兵垒上弥漫着野烟,古台的遗址上树木参天。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参考资料:
1、明道.《中华经典藏书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325页2、(清)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两卷版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399页
大块:大地,大自然。洪炉:造物主的冶炉。垒:用于战守的工事。太行:山脉名,在黄河北,绵亘山西、河南、河北三省。
砺:磨刀石。黄河如带:意谓即使黄河变成了狭窄的衣带,泰山变成细平的磨刀石,国祚依然长久。后人因有“带砺山河”的成语。等是:同样是。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具体的地点已不可详,总之是太行、黄河地区的一所古台,附近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气象十分荒凉。
上片以“茫茫大块洪炉里”开头,作者并不直接从具体的景观着手,而是扩大到无垠的空间,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样,在点出眼前的废垒遗台时,复用“古今多少”的感慨,又将时间从眼下的登台时分有意识地无限扩展。这种苍茫、深沉的心绪,使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作者登临所览的荒败,且意识到此非天然而乃人为,也即是政治和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结果。
下片“太行如砺,黄河如带”借用了“带砺山河”的成语,而又是登览的实景,“等是尘埃”便带上了总结和象征的双关意味。从总结的一面说,作者登临之古台台势高拔,迥出地表,远方的太行山脉与黄河长流,都分别变成了小小的磨刀石及细带子,那么处在视野中的人间景物,就更微茫若尘,“等是尘埃”正是一种张大形势的说法。从象征的一面说,“尘埃”微不足道,处在微尘中的世界也不值得去认真看待。既然山河会因人事的兴废而“寒灰”、而“尘埃”,那么时光的流逝、万物的变化又有什么可叹惜的呢。下片的前三句回照空间,后三句回照时间,再度从扩张的境界中充实了上片的感慨。
蛋子何眇眇,自得同水族。缓桨荡朝暄,落日依阴谷。
将舟无远梦,下上清溪曲。得失在一鱼,岂识荣与辱。
越山岩壑锁烟霞,此日轻舟泛若耶。红雨棹边迷远近,绿萝阴里见桑麻。
啼莺过水仍栖树,乳燕衔泥半带花。试访剡中幽绝地,不知何处戴逵家。
枕波疑断峤。看乱芦吹雪,鸥乡寒早。蹉跎负芳草。
问行吟何处,总伤孤抱。凭高纵眺。暮云深、飞笳缥缈。
算人间、此水清泠,肯照冷游巾帽。
愁道。媐春觞阔,泛月槎空,暗尘催老。垂杨碧袅。灵和影误年少。
怕雕阑、荒尽萸边,诗梦虚付,烟深水窈。尽儃佪瘦塔,多情替留晚照。
閒庭尽日见还稀,院院梨开去渐微。别殿几年埋玉匣,旧人何处认乌衣。
春风水面徒闻语,夜月梁间好弄辉。安得姚家红线缕,却看片雪带花飞。
巫山高,高几许,手拨丹霞窥万里。凤翥鸾翔十二峰,紫翠堆中插熊耳。
挂壁猕猱喘不呼,翠微飞雨满成都。蔽亏日月疑迟速,罗列冈峦忽有无。
势趋夔府更奔腾,陆海重关第一层。白帝城头堪骋望,阳台虽胜不须登。
身后储休世或同,生前有耀孰踰公。班衣五彩枢臣贵,宝带万钉天眷隆。
终始哀荣时共羡,丕扬宠赠会追崇。遥瞻素旆愁云外,惨憺悲歌立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