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
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猜你喜欢
一室真容膝,何人客子猷。
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
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
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
恨人又阅一星终,公等年华正及中。莫但刻舟伤往迹,要知磨铁恃深功。
鸿嗷不集民安托?龙战能贞道未穷。倚杵张弓谁料得,衰残任唤信天翁。
山色横侵蘸(zhàn)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tí)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
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衰的沙原。
参考资料:
1、王筱云.宋词三百首.大连:大连出版社,1999年3月:62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28-30
横侵:纵横扩展。蘸:原意为把物件浸入水中,引申为以液体沾染他物。晕霞:指太阳光线经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象,这里指晚霞。湘川:不是指湖南湘水,这里指湖北古荆州地区。寒花:寒冷天气开的花,但在古代诗词中多指菊花。尚:尚有。
南望:是词句的省略语,指苏轼从荆州遥望故乡四川眉山,其方向应在西南。平沙:广阔的沙原,当指荆州长江江岸的辽阔沙原。
词的上片,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深秋的景色。那苍翠的山色纵横扩展,沾染着长空中的五彩晚霞,湘川的秋风寂静不动,茂盛的菊花正绽苞开放。远处的村舍散落在树林丛中,突然听到晚鸦的阵阵啼叫声,它们正在傍晚飞归故巢。这些秋景的描写,如唐代李白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卢司户》)及元曲家白朴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的深秋意象,给人以萧瑟寂寥的艺术感受,这情景会勾起游子们的无限思乡情感。
在此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当口,下片立即转入了“梦到故园”的具体描写。苏轼喟叹着说:“离开故乡不知有多少路程了!”于是,苏轼喝醉了酒昏昏欲睡,却在梦中忆起了离别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在梦惊之后贪婪地遥望着西南方的远隔天涯的眉山“故园”,不禁一阵空虚寂寞。此情此景,触目伤神,全词便在那月亮正静静照着江岸千里沙原的怅惘中戛然而止。
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望”字是整首词的“词眼”。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层层递进,首尾相映。在时间安排上,起自傍晚,终至夜深,表示其思乡之念,悠悠绵长。故其情感自然质朴,又委婉曲折,含蕴丰富,可谓一唱三叹,真堪与杜甫名句“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秋野五首》)的韵味相媲美。此词的主旨是游子思乡的情感抒发,也是与苏轼的淡漠名利的观念相一致。这与苏轼《南行集》诗中的“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初发嘉州》),及“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徬徨”。“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牛口见月》)的诗句情绪遥相呼应。
如此江山,人世几逢,风月清白。况教天赋多材,杯里光阴能惜。
红桑看老,钓竿归拂珊瑚,鸿冥烟水迷踪迹。剑吷起龙吟,动寒芒星织。
幽寂。生涯何似,画笔丹香,书声金石。眉阁晨昏,相对裁红锤碧。
霜歌缥缈,飞来千里关山,阳春入弄梅花笛。梁月正俳佪,有羁人相忆。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流水盘回山百转,
生绡数幅垂中堂。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文工画妙各臻极,
异境恍惚移于斯。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大蛇中断丧前王,
群马南渡开新主。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争持酒食来相馈,
礼数不同樽俎异。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人间有累不可住,
依然离别难为情。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周公居东三食新,夷吾在鲁丘厄陈;圣贤忧患尚如此,况我本是羁穷人。
今秋危病辄不死,余业自笑坚顽身。
结茅所幸得佳处,石帆天镜无纤尘。
扪萝峭壁上采药,腰斧长歌行负薪。
寻僧独泛若耶月,携友共采湘湖蓴。
蠡亡范金陋勾践,斯颂刻石憎嬴秦,不如一酹禹祠去,恶衣菲食真吾邻。
胡马渡洛水,血流征战场。千门闭秋景,万姓危朝霜。
贤相燮元气,再欣海县康。台庭有夔龙,列宿粲成行。
羽翼三元圣,发辉两太阳。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