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临水疏篱短,浮桥小径通。马嘶凉市渡,舟泊柳亭风。
带笛归村牧,和烟卷钓筒。依依云岭树,一片夕阳红。
猜你喜欢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90-491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79-281
3、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257
陂:池塘。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水波。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曲调。信口:随口。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天时人事催寒景,坐啸行吟到夕晖。锦树高原去鸟疾,苍苔小径行人稀。
牧儿谷口驱牛入,猎伴沙头得雁归。双户畏人时独掩,寸心回首愿多违。
渔笛狂吹失旧腔,采菱日暮斗歌长。老夫独面东溟坐,月上孤琴未解囊。
桐荫下芦帘,凉亭生清樾。徙倚傍前村,乱蝉鸣不歇。
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
行歌独去来,坐上东山月。
1、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草满寒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
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
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回首读书声,青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