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征车偃蹇出松林,望入云丛最顶岑。为问三千三百六,可容一步一孤吟。
猜你喜欢
太行之脉常山蛇,西来争道相要遮。到此二蛇忽相轧,赤鳞翠甲纷腾孥。
盘腰竦节屈项背,南望张口如虾蟆。我车径从南口入,婉蜒石壁行徐爬。
卧观叠嶂泼石黛,起视怪石铦莫邪。山高谷深动百丈,关门雄踞如排衙。
九地九天自升降,长城彩射朝暾霞。太行八陉此最隘,飞狐紫荆多岐叉。
手掷万魂赌斯口,当关虎豹雄须牙。华夷兴丧决俄顷,批亢捣隙乘其瑕。
此关若失走平地,铁骑半日趋京华。冥行大隧瞥如驶,山根地肺穿成洼。
风雷疾止天地朗,康庄高柳垂平沙。回头却望八达岭,女墙百摺屏风斜。
我闻居庸看枫天下最,深秋九月红于花。宣化葡萄西来新酿熟,霜林爱晚行复来停车。
湖水碧濛濛,春归烟雨中。山光争出没,帆影乱西东。
天际波澜阔,人间芥蒂空。会须来隐此,垂钓作渔翁。
斜阳大道白沙明,钝马单车过县城。鸿雁北来晴有数,乱山东去老无名。
谋生安得田夫子,誓死曾闻戚总兵。绝塞由来关锁地,何因坐放虎狼行。
泾原既清,群贼大睢睢盱盱,延旦夕之命。帝命臣海,为陇民徙灾。
帝命臣勇,师出自西陲。
日本晁(cháo)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
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18页.
晁卿衡:即晁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安陪仲麻吕)。公元717年(日本灵龟二年,唐开元五年),来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朝衡。朝通“晁”。卿:尊称。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蓬壶:指蓬莱、方壶,都是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上的仙山。此指晁衡在东海中航行。
明月: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士,一说是月明珠,此喻晁衡。沉碧海:指溺死海中。白云:据说有白云出自苍梧入大梁。苍梧:本指九嶷山,此指传说中东北海中的郁州山(郁洲山)。相传郁州山自苍梧飞来,故亦称苍梧(见《一统志》)。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下面是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常振国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代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他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读者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李白用“明月”比喻晁衡品德非常纯净;用“白云愁色”表明他对晁衡的仙去极度悲痛。他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故家楚尾邻三湘,粗有晴地麻与桑,利机未判身轻尝。
生涯寄将一叶上,归钓赪尾秋沧浪。
已办行都欲去船,个中因得少留连。长安在望空悲日,刺史谁知别有天。
鼓吹后车喧水际,旌旗前骑簇花边。书生不愿悬金印,只觅扬州骑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