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佳期难再得,清夜此云林。带竹新泉冷,穿花片月深。
含毫凝逸思,酌水话幽心。不觉星河转,山枝惊曙禽。
猜你喜欢
乌栖官舍静,步屧偶经过。宿雾浮金阙,春星动玉河。
交情别后重,逸气醉来多。好去梁园道,因风寄薜萝。
送君向河岳,归思渺难堪。回首鸿初北,当歌月正南。
宫云飘祖席,御柳驻征骖。去后听黄鸟,芳菲谁共探。
哀筝一弄湘(xiāng)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yán)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dài)低。
弄:演奏乐曲。湘江曲:曲名,即《湘江怨》。相传舜帝南巡苍梧,二妃追至南方,闻舜卒,投江而死。后人以此为题材写成乐曲。秋水: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慢:形容眼神凝注。玉柱斜飞雁:古筝弦柱斜列如雁行,故又称雁柱。春山:喻美人的眉峰。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梦转:犹梦觉。
长亭:古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饯别、暂歇之处。
此词写闺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一夜东风,原应罗愁织恨,而词中却说“枕边吹散愁多少”;“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往往引起人们叹春惜花,无限感伤,而词中偏说“只有归时好”。在即将结束羁旅生活、踏上归程的征人眼中,长亭道上的芳草也在分享着他内心的喜悦。全词清丽婉约,情景交融。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
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
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东风吹花新雨晴,微茫山影开云屏。泉声有无隔幽窦,岚光远近排空青。
小桥横枕西溪侧,过客何由分野色。日华潋潋因物荣,芳草萋萋为谁碧。
五更朝下承明庐,天香满袖登游车。十年未著谢公屐,似与冈峦识面初。
归来摩挲醉吟目,不唱商颜紫芝曲。何处有山如此图,移近蓬莱剪浓绿。
晚讶争鸣白项雅,梅风随夜冷窗纱。
忽惊寒透多年被,不似潜飞六出花。
历乱已应藏月桂,糢糊无处认山茶。
朝来多怪寻芳客,都向东风卖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