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请君试侧耳,听妾歌其因。
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融怡窈袅销金裳,态浓意远夺目光。
当时见者心为狂,共谓绝代惊非常。拟思昭阳奉君王,三千宠爱一身当。
宁知事大缪,嫁作荡子妇。空闺独宿度芳华,蓬首乱鬓颜色朽。
四海十年不相闻,一朝归来新閒旧。新閒旧,妾何有,摈妾不使侍箕帚。
佳人多命薄,是事君信否。倾城误人身,古来唯有李夫人。
延年作歌帝所珍,贮之金屋荐华茵。宠光杂遝疏弟昆,将死掩面留馀恩。
千载不复见,言之涕沾巾。倾城误人身,此曲哀怨何可听。
猜你喜欢
不学周南咏小星,空悲玉殿锁娉婷。黄金漫买相如赋,犹胜无辜送掖庭。
谁云万事转头空。春寓不言中。底问垂杨在否,年年一度东风。凭高概古,英雄亦泪,我辈情钟。事业正须老手,清吟留与山翁。
晓来宽大诏初颁,物物咸沾雨露恩。共仰生成归帝力,谁知辅佐属坤元。
吴生病起有怪闻,梦中识得髯将军。香火乞灵自此揭,庙门酾酒棕榈云。
我曾久读名将传,紫金焰眼赪玉面。汉鼎
促(cù)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jī)异天真。
蟋蟀的叫声十分微细,那哀婉的声音多么动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丛间叫得不畅,移到床下来叫,仿佛与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乡的我怎能不闻声而泪下?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难以稳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丝乐和激昂的管乐,也不如这天真的声音如此感人。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2、
促织:又叫蟋蟀,今甘肃天水一带俗称“黑羊”。哀音:哀婉的声音。
稳:安。亲:近。
得:能够。放妻: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
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感激:感动,激发。天真:这里指促织没有受礼俗影响自然真切的呜声。
人们常常把呜叫声当作动物的语言,所以听到反复不断的声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断地诉说着什么,或要求着什么,把它想象成无休止的倾诉。杜甫在秦州的几个月,正是促织活动的时候。傍晚,清晨,特别是不眠之夜,大约都是在促织的鸣叫声中度过的。诗人久客在外,心情本来就很凄凉,被促织声一激,往往不禁泪下。这首诗,就是诗人当时忧伤感情的真实写照。
起句正面点明促织,以“甚细微”与第二句的“何动人”构成对比,衬托哀音的不同寻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辞上构成两对‘‘互文”。就是说:促织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内床底下,总是鸣声不断;而不论在什么地方呜叫,总和不得意的诗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听到它的叫声,长期客居外乡的人不得不流泪,再也无法安睡到天明;被遗弃的妇女或寡妇也在半夜里被哀鸣之声惊醒,陪着促织洒下泪水。这种“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两层意思抒写了交互着的四层意思,能收到言简意缘的效果,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最后两句以“悲丝”、“急管”同促织的啼叫相比较,而以促织叫声“天真”、不受礼俗影响作结,把促织的哀音放在任何乐器的演奏无法达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动人”写到了极点,更加烘托出诗人的思乡愁苦之情。
万里来从海外村,定巢时听语频频。帘风半卷重门晓,社雨初晴二月春。
尾上系诗成往事,掌中学舞是前身。华堂茅屋依然坐,几处相逢旧主人。
一方苍石老莓苔,只合渊明共酒杯。
岁晚出山成底事,至今笙鹤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