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勿叹庐山远,天涯总是民。
还家安老母,去国慕忠臣。
斜月秦关晓,浓花锦里春。
临行无所赠,为邑莫如仁。
猜你喜欢
骅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
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
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节随鳞起。
斫取他年跨马归,剑栈秦山多折箠。
补官桐庐时,已饱严陵钓。进吏六百石,又得临海峤。
因之论出处,足以见风调。洪潮可登观,万里涨川窍。
收缩向何归,由来人莫料。凭君能赋才,庶或穷其妙。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jì)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sháo)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本站。
丝:喻雨。浮瓦:晴光照在瓦上。霁光:雨天之后明媚的阳光。霁:雨后放晴。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芍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芍药花。春泪:雨点。
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芍药亭亭玉立、蔷薇攀枝蔓延,故各有“含春泪”之态、“无力卧”之状。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好雨知时节”,在一夕隐隐春雷的召唤下,它“随风潜入夜”,它“润物细无声”。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的特色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
那碧绿的琉璃瓦,被一夜春雨洗得干干净净,晶莹剔透,犹如翡翠,瓦上还沾有水珠,在晨曦的辉映下,浮光闪闪,鲜艳夺目,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第二句所写的美
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确实是美不胜收。
李白笔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白居易笔下刚出浴的“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妃,和第三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雨后的牡丹,犹如多情的少女,泪光闪闪,含情脉脉。
最后一句令人想起《红楼梦·史湘云醉眠芍药铟》那段描写:湘云“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这醉卧中浑身洒满落花的史湘云,情思绵绵,百媚千娇,多像“无力蔷薇卧晓枝”。
两度寻梅未着花,孤城僻绝海之涯。鲛人并列横江戍,岛客能乘上汉槎。
官阁夜声潮撼急,女墙秋色月临斜。由来保障称兹土,喜颂升平彻万家。
昭昭天宇日,倏忽堕虞渊。如何盛年子,光彩中弃捐。
白日当再晨,逝者不复还。素旐纷前发,迫我向重泉。
华栋自云浮,甘此七尺棺。子弟来相饯,饯罢各言旋。
平生所著书,往往留心肝。妍蚩他人口,已自不得言。
束发悟生趋,往复杂忧患。但言身日短,不睹身后先。
仰问巫阳师,安能为我权。
阳山何逶迤,铜山何巉岩。洑溪随山知几湾,我楼正在溪山间。
楼上四面皆青山,溪流抱楼隐若环。当时山水皆旧识,久恋君恩归未得。
山风溪月梦悠悠,十载相望劳我忆。一朝许归蒙诏旨,未见溪山已先喜。
朅来楼上何所为,仰观山,俯观水。水决决以向我,山靡靡以相迎,我一见之眼为明。
松岩竹径互窈窕,鹤洲凫渚重回萦。朝披云雾自拄笏,夜弄星河时濯缨。
黄扉紫阁纵然贵,故园山水能无情。吾闻李白赋天姥,又闻朱子誇武夷。
南中山水如此稀,嗟我欲往力不随。何如此山此水含清辉,楼中伴我娱我日暮长忘归。
为爱凌霜干,开花千万树。待我罗浮人,同君会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