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江边戴颙宅,地好惬幽寻。
高树藏卑屋,新篁补旧林。
鸟成留客语,云作护花阴。
不负沧洲约,重来论夙心。
猜你喜欢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yè)碧云斜。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参考资料:
1、顾农,徐侠著,花间派词传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90页
2、安平秋,杨忠,杨锦海主编;程郁缀选注,中华古典名著读本唐宋词卷,京华出版社,1998.09,第25页
恨:离恨。天涯: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几夕华星动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帝临便座延公衮,人喜安车到国门。
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朝家贵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记善言。
芳园杨柳带烟和,聊试樽前一曲歌。欲透春光帘半卷,好收山色镜新磨。
鹊非报喜何妨少,雨纵浇花也怕多。解事小奚知我意,却从竹里抱琴过。
戛玉敲愁,含毫抒怨,机轴妙造天然。梦窗真谛,薪火得人传。
心绪凭谁细诉,无憀恨、闷损樊川。弹指处,花间按谱,浑不让金荃。
堪怜。尘海里,知音有几,幸遇成连。笑清况如余,哀乐中年。
莫怪商声换徵,悲欢事、都付吟笺。还相望,词坛拔帜,三变柳屯田。
中山孺子妾,出自君王宫。玉蕊堕九天,犹能挂帘栊。
不见东家儿,邯郸才人厮养妻。朝来系马栈,生割流黄帷。
江姬屈,阴姬伸。屈伸有奇亦有真,犀角偃月为何人。
共谁虚室细谈玄,东望江云意渺然。忆昔少年今老矣,不堪吟对菊花天。
皎齿青娥倚柁楼,楚波微动晚风秋。不辞自去迎桃叶,两桨还须送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