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故人南去尽,沙际雁飞飞。撩乱论兵日,等闲捐佩归。
鹿门终自远,龙性断难违。便与文偕隐,宵深不掩扉。
猜你喜欢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gāo)停棹(zhào)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参考资料:
1、毋永利编著.古诗观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09:371-372页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南风作雨北风休,岂是春云得自由。
只者天时过湖得,长年报道不须愁。
扁舟初别五陵春,为逐江间鸥鹭群。津吏谩劳频问讯,汉庭元有旧将军。
恰则油窗雨点声,霎时花屿日华明。
不须覆手仍翻手,可杀春云没十成。
渭川千顷在诗胸,不管屠羊肆里空。
蹈破菜园妨底事,莫教蹈到竹园中。
初受遥山献画图,忽然卷去淡如无。
莫欺老眼犹明在,和雾和烟数得渠。
龙眠盘礴鲁谼幽,过岭穿云一杖遒。年年辛苦江头在,输与樵人汗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