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荒林昨夜试新霜,晓起桑榆一半黄。行子不知身是客,白头犹自别家乡。
猜你喜欢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jiǒng)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fā),疑是经冬雪未销。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本站。
迥:远。傍:靠近。
发:开放。经冬:经过冬天。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微利素不屑,衰年缘底忙。秪因迫婚嫁,遂尔逐渔商。
货殖岂吾道,浮沈聊此乡。交游从见绝,鸥鸟日相将。
明镜如明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汀洲初楫迎,红紫烂朝霞。及兹理旋舻,绿阴已笼沙。
使君如东君,来去不恋家。独持五色笔,摛辞灿芳华。
明年凤凰池,春风浩无涯。须公赋丹青,去路不可遮。
遥峰隐见黛眉攒,怪底春来无此寒。朋比熏炉风味浅,有人楼上倚阑干。
满瓶水。问是谁赠与,春婆名字。嫁壶公热到心头,偎足一冬同睡。
寒夜胜熏笼火伴,有情也抛间地。温存意。当美人,华清池上同洗。
笑我温柔无分,拥似铁多年布被。懒思燕玉,便赖尔煖将人替。
香山叟诗成枕上,老妪可曾知味。东风起,又看看青奴来世。
晚来一棹鉴湖东,队队峰峦入短篷。
一色藉花三十里,淡妆浓抹锦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