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猜你喜欢
又名:野田黄雀行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
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
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
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
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
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能遗忘,厚始薄终也不与道义相符。
那君子躬身而谦逊是因为他美好的品德,并不是有任何的企求。
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青春年华不会再来一次,死亡之期已忽然向我迫近。
就像花叶虽然生长在华美的庭院之中,飘零之后也要重归于荒芜的山丘。
然而从古到今,谁能没有一死?既然知道了命运本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
参考资料:
1、傅锡壬.大地之歌——乐府.北京:线装书局,2012:258-262
阳阿: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讴:民歌。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磐折欲何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干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贺毅刺舌诫口,郭舒掐鼻灸眉。对客瞪视不答,士廉已悟无为。
雪消水溢。岸柳金芽出。漠漠暗尘萦宝瑟。坐转一窗红日。
博山香袅烟丝。闲愁闲闷谁知。欲解罗衣去睡,黄莺又上花枝。
今朝雪霁。者篱角墙头,暗香渐泄,天寒未已。有千竿修竹,容花自倚。
无语相看,领略盈盈丰致。心独喜。喜几日不来,风光如此。
迢递孤山里。念老去林逋,离思难理。一枝欲寄。
经几回攀折,莫逢驿使。试倩春风吹,委随到彼。梦圆未。
又被他、翠禽惊起。
招提城东隅,胜集僚友俱。
腐儒元自臞,午饭厄斋盂。
不如许一醉,况有高阳徒。
小秋颇解事,鸡鹜营庖厨。
我归与妇谋,但问酒有无。
妇言有斗酒,待子不时须。
□市人□啼倦鸦,常年歌吹稍喧哗。夜风十里灭灯影,春雪一林寒杏花。
冻泞渐深缄蛰户,新滩微壮夺鸥沙。西林樵客同炉炭,閒试香芳品荈茶。
抽簪画江沙,写出肠断词。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
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欢游坐成隔,乖离从此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
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