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剑峰双倚汉,荡桨月中归。
潮白岛西出,帆孤岸际飞。
香连潭影直,磬度雪声微。
几夕□诗坐,相思入定稀。
猜你喜欢
自由由独自,谁滞复谁催。
住笑云无定,归嫌水不回。
瓶惟添瀑布,杖祇卓莓苔。
如此真行脚。馀堪我静咍。
君子居之何陋有,清虚冷澹最深幽。
春风归在鞭头了,早晚龙孙又出头。
湘乡南去路,连日是山行。地僻溪潭绿,冬和草树荣。
野人悬稻把,古戍列旄旌。异俗今如此,归当话友生。
清寒原是好名声,误拟羞惭效侈盈。勉强风流神不王,困穷无计酿戈兵。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的(de)皪(lì)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bàng)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烟霭浓,暮色苍,几枝疏梅分外亮。清瘦的枝条探过屋檐,把吹笛的美人轻轻依傍。
石苔上花影婆娑,月华如水映照着林塘。想化作梦蝶向花飞去,又怕难觅她的幽香!
参考资料:
1、郭晓慧.全宋词全注全评(三):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2117-2118
2、顾易生.宋词精华:巴蜀书社,1995:629
的皪:光亮、鲜明貌。暮烟:傍晚的烟雾。玉奴:美女。
月华:月色。苔石:长着青苔的石头。飞蝶:用梁祝典故,二人两爱而无法长相守,最后化成彩蝶翩翩飞舞。
陈亮的这首词初看是咏梅,但并不单纯是为了咏梅,而是有所寄托,作者想借梅的高风亮节来比喻自己的卓尔不然。
词的上片,作者用凝炼的画笔,似乎毫不经意地就点染出屋角檐下那两三枝每天都见到但并未留心过的梅的绰约风姿。“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的皪”,用这两字点出梅花的秀洁,但也只有两三枝,故并不显得繁艳。而在“苍碧”的暮烟衬托下,却还是十分醒目,所以特用“点破”二字,以示不凡。作者笔下没有给读者一个鲜花锦簇的热烈画面,而只以“两三枝”相点缀,似乎显得冷清。这是因为梅开于冬春之际,这使它与姹紫嫣红的春花不同,它的开放,要经受一番与严寒的搏斗。梅以虬劲的枝干和甚至显得稀疏的花朵,在万卉凋零的严寒中向世界显示了它独出的英姿,这孤傲给人以特殊的美感。人们折梅或画梅,往往只取一两枝,正不以繁华似锦为美。因此,词中“的皪两三枝”确是恰到好处的。而且,正因其少,才给人以“点破”“暮烟苍碧”的感觉。接下来,词人用带有主观情意的“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使这梅介入人事,并赋予它以情感。
词的下片更以抒情为主。换头两句不仅有承转作用,而且极力渲染夜色,造成一种优美静谧的境界,为写朦胧梦境创造条件。然后,作者别出心裁地以梦中化蝶、追踪香迹抒发自己对梅的喜爱和追求之情,乃更出新意。再续以“恐幽香难觅”一句为结,却言梦中虽可化蝶穿花,却因无法再寻觅到梅的幽香而若有所失,写出爱梅人对梅可见而不可及的微妙心理。如此虚虚实实、或梦或醒,既真切而又光怪陆离,把这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来写,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借物咏怀的手法,是中国魏晋之际的阮籍首创,他用此法创作了80多首诗词,此后,很多身居战乱中怀才不遇的诗人常采用这种手法来借物寄心,写怀述志。“咏梅”更是历代诗词作家耳熟能详的题材。所以,关于梅,无论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总难免除落入俗套之运。像众所周知的梅的高洁品格,这当然是必须突出的重点,但若纯粹地只从这点着眼,就势必会步前人后尘。如何从这里独辟蹊径,写出新意,那就得看作者的功力了。陈亮的这首诗词,从表面上看,显得平淡无奇,没有惊人之语,运用历史典故亦不多。但仔细品读,便会发现它仍是以新的手段写出新的志趣,并未落入前人窠臼,而实在是独具一格,精妙独到。
翠螺山前江水清,采石矶上山烟横。王孙一去无消息,万古江山空复情。
忆昔星精初破梦,天上神官亲抱送。暂令金宿歇光芒,要使人间识麟凤。
一朝名字闻金阙,狂歌痛饮君王侧。题诗不识高将军,一曲清平留不得。
浔阳白日风翻波,夜郎宵雨瘴烟过。到处天涯感流落,逢场啸傲从讥诃。
归来偶过青山趾,牛渚茫茫月如水。两浆船头著锦袍,醉吟百尺沧波里。
船在江心月在天,江妃月姊斗婵娟。翻身一跃骑鲸去,长庚炯炯光依然。
至今明月清风夜,疑有笙鹤来山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