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须开燕却须诗,七十年来两好儿。晨策杖时无地碍,夜焚香处有天知。
中书宅畔云连合,罗汉祠前水满池。莫向人间问蓬岛,人间人以百为期。
猜你喜欢
有伟延陵公,居然古明德。道义周一身,文章可华国。
悠悠明堂思,允矣清庙瑟。惜哉晚登庸,位用殊未极。
还能敦薄夫,坐亦消谗慝。德渊物为迁,曾谁睹声色。
圣贤不复生,斯人重吾忆。
联翩衔尾下深溪,又是当年竭泽时。玉烛均调何日是,舂陵三叹次山诗。
记在鲁蒙阴,霜枫浓淡。叠巘层崖幻苍绀。秋生海市,红日一轮孤陷。
晚凉催卸驮,投关店。
云迷石匮,烟零玉检。翠羽金支半明暗。秦松西笑,华掌碧莲初染。
齐州青八九,才如点。
农隐生涯乐自天,药畦香垄仅盈千。蝇营累世真堪笑,狗苟劳生未若贤。
带月扶犁耕暮野,冲云荷锸拨春泉。耘耔馀暇蓬窗底,独抱遗经考至玄。
刘郎老去,孤负几东风。思前度,玄都观,旧游踪。怕重逢。
新种桃千树,花如锦,应笑我,容颜改,浑不比,向时红。
我亦无情久矣,繁华梦、过眼成空。纵而今再见,何似锦城中。
往事匆匆。任萍蓬。
忆欢娱地,经行处,秦楼畔,灞桥东。春冉冉,花可可,雾濛濛。
水溶溶。几度题歌扇,欹醉帽,绕芳丛。时序改,人面隔,鬓霜浓。
别有武陵溪上,秦人在、仙路犹通。待前村浪暖,鼓楫问渔翁。
此兴谁同。
石磴下欲尽,松林新径开。黑云何处雨,时过帽山来。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xūn)风暖摇征辔(pèi)。离愁渐远渐无穷,迢(tiáo)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lán)倚。平芜(wú)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泪水滴落面庞,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也难解难心中愁情。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4页
2、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7-28页
3、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88-189页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征辔: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融怡明媚的仲春风光,既令征人欣赏流连,却又很容易触动离愁。因为面对芳春丽景,不免会想到闺中人的青春芳华,想到自己孤身跋涉,不能与对方共赏春光。而梅残、柳细、草熏、风暖等物像游或隐或显地联系着别离,因此三、四两句便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上文写到“溪桥”,可见路旁就有清流。这“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物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从这一点说,它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而说“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你那样凭高倚阑远望,又能望得见什么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结拍两句。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补足“莫近威阑倚”之故,也是行人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这正是一个深刻理解所爱女子心灵美的男子,用体贴入微的关切怀想描绘出来的心画。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