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秋入诗人兴,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旅泊,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海去,谁不羡鸿飞?
猜你喜欢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先辈名高四海宗,帝乡华发此相逢。即看日下人如鹤,共倚天边气是龙。
双阙露凝仙子掌,十洲云拥大夫松。上林羽猎谁能赋,顾问应沾圣泽浓。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一片阴云广莫连,行衣初卷楚江边。马辞南豫鸡声少,风转西原雨脚偏。
残戍半樊分野火,斜流百折下芜田。寒灯暂对山斋夜,不学萧条叹独贤。
两京长许从和鸾,盛世赓歌兴岂阑。在藻赋馀欣锡宴,伐檀诵罢愧徒餐。
只惭浅薄叨陪久,总谓明良际会难。葵藿有心终向日,蒹葭岁晚独禁寒。
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千年皖楚分张邓,下笔苍茫吐白虹。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shuāng)。
壶中若逐(zhú)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春水句:南朝梁·江淹《别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壶中句: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后汉书·费长房传》也记有费长房跟随卖药壶公学道的事。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
起始两句“”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世事并非平静;“百事忙”,可见劳生碌碌,生计维艰。但诗人伤怀者尚不止此,时已暮,天渐寒,日渐短,时序是不留情的,流逝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了。“惟草木之零落兮,伤美人之迟暮!”作为一个有心的志士,诗人感到很悲伤。这两句是从悲秋之情着笔,先把心事和盘托出,以见情真。次两句写秋天的景色,但景中寓情,“数分红色上黄叶”,大自然原不过是点染秋色,诗人却体察到时事的易于变迁。“一瞬曙光成夕阳”,更使人深惜曙景不长,朝晖易成夕照。“数分”以显其渐变;“一瞬”,以明其短暂。秋晚降霜,黄叶染成了红色。日暮了,夕阳虽好,毕竟抵不上朝阳;“霜叶红于二月花”,虽然给人以另一种美的感受,但毕竟不及春花。诗人是多感的,他也懂得四时运行的规律,但面对现实,还是产生了淡淡的哀愁,因此这样的诗句,能引起很多人的同感。第五、六两句写诗人开拓心胸,从现实中力求振奋。诗人想到流去的春水,应有到海的时侯,它载去人们送别之情,祝愿它流进大海,汇成那雄波巨澜,在奔腾浩瀚、无边无际的海洋中,有它一份生命的力量。接着又想到山上的青松,青松的生命,是耐得住风霜的,在风欺霜打之后,依然虬枝奋昂,老干撑天,丝毫不带有畏怯的样子。前句以“应到海”表示推测,是写他人;后句以“合经霜”表示理所当然,是写诗人自己。前句于吟想中见柔情,是对他人的怀思;后句于激奋中见劲节,是诗人对自己的策励。但诗人此时并未得到完全的超脱,丝丝缕缕的秋怀,仍然使他有“岁月将零”的伤感。在诗的结尾中,诗人说:“”借用道书中壶公的故事,诗人说,如果能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能知道人间日月的长短,而不致有岁月蹉跎、华年难再的感慨。
全诗以悲怀起兴,以自求振拔结束;中间两联,对仗自然,语言清新洒落,可见诗人风格的一斑。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对当时怀才未遇的志士来说,有普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