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猜你喜欢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jié),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huáng)宁。
梅花还带着雪,刚刚有些暖意,烟柳也才发青。
陪着姚使君来听童子的颂歌,佛家的经书。
领会了佛理才知道我是虚无的,领悟了空也就厌恶实体了。
我迷惑的心应当觉悟,游子的思绪却还没有平和下来。
参考资料:
1、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王沛霖审订.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11:224
2、王春红编著.禅诗精选: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01:6
姚使君:未详。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惠上人:未详。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童子:经中尝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如世之童子。偈(jì):又作伽陀、偈陀,意译偈颂、颂。系与诗之形式相同。一般以四句为一偈。法王:佛与法自在,称曰法王。
无我:我为“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但人身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因缘生,也无常一之我体,故无人我,无法我。观空:此处指”析空观“,于五音等法,观查分析,离其着心。
迷心:迷惑之心。未遑宁:谓没有闲暇安息。遑,闲暇。
该诗首联以工稳的对仗将优雅清寒的早春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精确的描写使“雪梅”“烟柳”顿现眼前。颔联“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点名游寺主题。同时也以梵行犹如童子,深得法王经旨来表示对惠上人的赞叹。颈联写出诗人参偈听经后的感受。领会了佛理,就知道了“无我”的妙义。《观止》卷七云:“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通过“析空观”,离开对五蕴所合之“我”的执着,自然对有形的物质之躯产生厌离心。经此一番领会观察,诗人表达了对觉悟的期盼,但又因客思难平,而显出淡淡的尴尬愁绪。虽然不能全然离尘入佛,但还是清晰的表明了诗人对清静佛门的向往之情。
密室静存神,阴阳重一斤。炼成离女液,咽尽坎男津。渐变逍遥体,超然自在身。更修功业满,旌鹤引朝真。
喜无车马过柴门,弦诵琅琅竹树村。鱼跃乱流时倚杖,莺啼新绿昼移尊。
长才自有高人识,清事还同野老论。回首故乡春色外,风烟寥落几家存。
白门柳色青无恙。惯系住、桃根桨。水气如花香雾漾。
虾帘奇卷,羊灯初上,四百琵琶响。
吨魂又逐潮来往。月子多情照虚幌。莫听江边商女唱。
一船风露,六朝烟浪,坐个愁人两。
寿酒欣陪竹下游,星明宝婺照机头。朝逢海上桃三熟,霜老怀中橘正秋。
绕膝斑衣纡彩袖,承家紫气识青牛。御舆捧檄俱欢事,舒日萱堂百不忧。
趋走与偃卧,去就自殊分。当窗一重树,上有万里云。
离披不相顾,仿佛类人群。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
蝉吟我为听,我歌蝉岂闻。岁暮傥旋归,晤言桂氛氲。
五日不升堂,三八不入室。供是众人办,饭是借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