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lú)边人似月,皓(hào)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参考资料:
1、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32-34
2、赵崇祚.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32-34
3、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6-217
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只合:只应。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为“江南好”。碧于天:一片碧绿,胜过天色。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这首诗是《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对第一首的回应。难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吗?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过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孙宣布与文君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就令文君当垆,自己穿着短裤,在大街上洗涤酒器。所以“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炉就是酒垆,炉边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绿窗人”。主人公何尝不思念这位面如皎月、肤色赛霜雪的妻子?但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古人云富贵而不还乡,就像衣锦而夜行,而一事无成的人,回到家乡,心情却只有更加抑郁哀凉。这两句没有任何艺术技巧可言,纯粹靠人生阅历和情感动人,成为千古名句。清末大词人王鹏运提出,写词要符合“重、大、拙”三字诀,这两句就是“拙”的审美境界。
译文
注释
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沽就,而令文君当垆。”
皓腕凝霜雪:形容双臂洁白如雪。凝霜雪,像霜雪凝聚那样洁白。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年尚未老,且在江南行乐。如还乡离开江南,当使人悲痛不已。须:必定,肯定。
2、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6-217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的研究,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这组词创作于韦庄晚年寓居蜀地时期,是作者为回忆江南旧游而作。这组词内容与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关。
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2-88
猜你喜欢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销愁计。凉日上珠兰。秋风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过。燕语似将离。丁宁春社时。
断肠春色还馀几。可怜一半催归去。帘外草凄凄。帘前燕子泥。
香尘迷紫陌。闷把栏杆拍。多恨不成妆。故园天一方。
聘钱两万何妨赠。要偿未必偿难尽。底事一年年。银河远似天。
既为天帝女。婿又天孙许。何处有离愁。人间忙不休。
西风一夜霜团屋。丹枫界破寒筠绿。蛩语替幽心。教成秋士吟。
流光如羽迅。看看玄鬓。斜日转长松。僧房又晚钟。
绿衫人在春阴院。闲坐冷如秋。略无花影到。堆满一帘愁。
功名饱听儿童说。看公两眼明如月。万里勒燕然。老人书一编。玉阶方寸地。好趁风云会。他日赤松游。依然万户侯。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自是意中人。临风休障尘。
晴风吹暖枝头雪。露华香沁庭中月。屏上小江南。雨昏天际帆。翠钗香雾湿。侧鬓云松立。灯背欲眠时。晓莺还又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