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薄湍流漾翠岑,夷犹一舸纵幽寻。
幔亭落日笙箫远,毛竹连云洞府深。
似有碧鸡翔木杪,谁将丹鹤写岩阴。
神仙可学非身外,多少游人浪苦心。
猜你喜欢
武夷之山千万峰,溪水诘曲流其中。喷云涌雪可□楫,一棹无览仙人踪。
白鹤昂昂写峭壁,雕虎长□□清风。悬崖蜕骨造化外,绝壑驾船神鬼功。
寒岩鼎灶失鸡犬,盘石松椿腾蛟龙。行行自喜浣尘俗,萧散玉羽超樊笼。
当年此日是高会,左仙右仙曲未终。紫星飘然天上去,曾孙虹桥路已穷。
我生丹心涵太冲,欲脱缰锁追鸿蒙。上邀轩辕宴玄圃,手摘日月相游从。
少读封禅书,始知武夷君;晚乃游斯山,秀杰非昔闻。
三十六奇峰,秋晴无纤云。
空岩鸡晨号,峭壁丹夜暾。
巢居寄千仞,鸿荒想羲轩,风雨蜕玉骨,难以俗意论。
丹梯不容蹑,修蔓亦畏扪,泝滩进小艇,媿惊白鹭群。
学道虽恨晚,养气敢不勤!宦游非本志,寄谢鹤与猿。
又名: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展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测,有所期待,因而能用积极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充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情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殊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巧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
郁郁长松谡谡风,一囊更自抱丝桐。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
未上龙门识素风,年家荣论满南宫。词头凤翼交云彩,马首春花数杏丛。
星社崔堂还伯仲,冰厅贺氏亦孙翁。生绡为蓄扶舆气,不看丹青看化工。
靖通庵外锁晴云,壁莹飞琼瓦叠鳞。野鸟无心一声晓,岩花有意四时春。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断烟霞不老身。虚靖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
壮心未宜逐樵渔,泰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