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还将短鬓受秋风,倏忽炎凉事不同。
青史合居人品上,白云肯到市声中。
蕙肴兰藉何须饱,制荷衣未觉管穷。
驷马高车足忧患,五湖归作钓鱼翁。
猜你喜欢
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
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人,容光方灼灼。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亲爱零落尽,安用身独存。
几许平生欢,无限骨肉恩。结为肠间痛,聚作鼻头辛。
悲来四支缓,泣尽双眸昏。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闻浮屠教,中有解脱门。置心为止水,视身如浮云。
斗擞垢秽衣,度脱生死轮。胡为恋此苦,不去犹逡巡。
回念发弘愿,愿此见在身。但受过去报,不结将来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烦恼尘。不将恩爱子,更种悲忧根。
秋风吹溪溪水寒,长枫落尽枝头丹。渔郎举罾得双鲤,烹鱼煖酒欢妇子。
江亭有客秋望遥,青烟漠漠山迢迢。沙头落日呼渡急,舟子无言倚篷立。
谁其画此老稚川,使我一见心茫然。依稀舣棹涔阳浦,髣髴开樽采石渡。
安得坐我茅亭中,葛巾相对三老翁。买鱼沽酒烧野荻,拚与渠侬醉终日。
狮子岩头十八转,两崖相峙路如线。青峦碧涧绕珠林,丹壁雕阑耸禅院。
禅院峨峨苍松寒,连柯接叶捎云端。蹁跹有似翠蛾舞,夭矫时作蛟龙盘。
立者倚者各有态,或疏或密何珊珊。黛色参天凌汉柏,浓枝避雨胜秦官。
我来婆娑至日暮,耳边萧飒流青湍。不知植根几千载,霜皮百尺雄斋坛。
忆昔少游慈仁寺,殿角双松交古翠。童童如盖映芳樽,未饮先教心已醉。
可惜花宫作贾廛,枯株零落充炊烟。岂若兹松居尘外,丰神舄奕层崖巅。
乃知市朝摧折易,衰朽山林岑寂多长年。呜呼山林岑寂多辰年,北窗我欲耽高眠。
铁锁寨门扃白日,大张旗帜插青天。(《大散关》)
玉湖清冰清彻底,铜盘甘露甘如醴。一洗胸中万斛尘,挥毫濯以蔷薇水。
坐中宾客且勿喧,听我长歌清致之高轩。闻道幽居最清绝,人物似是瀛洲仙。
五峰佳气郁不散,仰见华盖当中天。朝朝拄笏延爽气,空翠飞落轩楹前。
自从负笈登太学,借问不归今几年。山猿野鹤岂无梦,绿萝夜月秋娟娟。
万先生,何磊落,在山泉清出山浊。手把芙蓉朝紫皇,下上青云骑一鹤。
会当四海澄其源,白日洗天风雨作。
鼻祖有殊相,耳孙信多贤。阅世已黄壤,传家尚青毡。
妙语今作者,生气犹凛然。便须勒苍珉,揭此宰树边。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下天风。
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参考资料:
1、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