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岁黄梅雨,龙公剩作威。
雷抨山欲碎,风掣树如飞。
患湿憎泥屦,闻腥呕垢衣。
饥猫避谁屋,竟夜不能归。
猜你喜欢
向来已念修途苦,还家作况初无愈。
娇儿失乳索饭啼,病妻服药思鹿脯。
关心药裹诗自废,无复吟哦继朝暮。
与君定交且十年,相从未有如君许。
信知此药莫可常,后会惊心念风雨。
报侬安否比何如,莫以素书慵不具。
曾觅幽屏晤一巡,烛花如豆雨如尘。镂金香枕虚长夜,屑玉清谭是慧人。
误触宝縆犹窸窣,任铺湘簟太因循。思量好景都成梦,只恐当时已不真。
经纶只在诈虞中,盟誓都如过耳风。马齿不归中厩宝,鹿皮买尽蜀山铜。
抚摩盗贼难为子,饱死侏儒败乃公。安得长谋纾魏绛,八音调叶似和戎。
秋至吟腰瘦几分,野情萧散意欣欣。幽怀自爱求三友,高咏何妨对五君。
尊酒醉眠松下石,山人不寄岭头云。枕流净洗巢由耳,世事年来了不闻。
莫欺虚谷太凄凉,短发频搔意自长。
万古江山宜晚景,一番宇宙更秋光。
东篱把菊非尘世,左手持螯可醉乡。
二物于吾犹莫逆,达人何日不重阳。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sāo)丝恨更长。
著(zhuó)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45-246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6-307
盈:满。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中抽出丝来。
著:穿衣。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人民的叹息,都是劳动人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人。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义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明,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诸人法眼藏,千圣莫能当。为君通一线,光辉满大唐。
须弥走入海,六月降严霜。法华虽恁道,无句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