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今日洛桥还醉别,
金杯翻污麒麟袍。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猜你喜欢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wēng),壁(bì)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
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参考资料:
1、陈明源.常用词牌详介: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10月:150.
2、刘石评注.唐宋名家诗词苏轼词: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201-203.3、《读点经典》编委会.豪放词圣苏东坡·辛弃疾名词名句: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20.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短暂。老仙翁:指欧阳修。苏轼于熙宁四年于扬州谒见欧阳修,至此为九年,十年盖举成数。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未转头时是梦:此翻进一层,谓未转头时,已是梦幻。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于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知扬州时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作者对他的恩师欧阳修怀有深挚的情谊,此刻置身于欧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绪万千。“三过平生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此前,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经杨州,来平山堂凭吊恩师。“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壁上龙蛇飞动”,是说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间欧公遗草,只觉龙蛇飞动,令人发扬蹈厉。此句以景衬情,睹物思人,令人为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低徊不已。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道出缅怀之情。“欲吊”、“仍歌”均用欧词原句,既重现当日欧公风流自赏之态,又有欧公手植杨柳、所题诗词仍留存世间,可堪告慰之意。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者,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比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什么呢?故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追进一层,唤醒痴愚不少。”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在。
三岛仙人绛色襦,绿阴深处屐声粗。分明飞阁通波地,添缋东瀛仕女图。
旭日初升布谷鸣,春郊耒耜动春声。清溪引水来时满,绿野为菑望处平。
田祖有灵开稔岁,天民何幸乐生成。东阡南陌相过处,击壤歌中答圣明。
天上欢娱蹴画毬,太平应得侍宸游。龙姿已是黄袍贵,何事军中乐未休。
栖栖岐山穴,避狄如走兔。扰扰历下田,鹿豕朝与暮。
时至偶有为,人功竟焉数。虞帝小鳏夫,虚名攘唐祚。
西伯老秃翁,脱身美人赂。百兽岂自来,凤皇人谁睹。
垂死窜苍梧,荐禹如有负。戎马践幽王,实以妖女故。
大运等循环,智巧安能度。十读九废书,千秋荣朝露。
寄声谢时达,毋为圣贤误。
髭须浑白已经岁,腰痛春来日又多。
一味安闲犹有碍,却令朝谒拟如何。
筑居定作子孙计,好事久遭僧佛呵。
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饱经过。
长风吹度海东边,惯听潮声已十年。往事免成尘扑面,新愁唯有雪盈颠。
半生望眼迷辽鹤,一夜归心到蜀鹃。远赋《骊驹》惭二妙,纵歌安得酒如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