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少华山云当驿起,
小敷溪水入城流。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自来不说双旌贵,
恐替长教百姓愁。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猜你喜欢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fú)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kē)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
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本站。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题红:在红叶上题诗。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我们在秋天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秋风卷着落叶扑面飞来,碰到身上有时就像粘住似的,好一会儿才飘落地面。诗人此时,就有一片“辞柯霜叶”缠上了他。何以见得?因为在上文的气氛中,飞舞在空中的霜叶只会加深“落尽”的印象,唯有停落在身上的片时的流连,才有可能启发诗人新的思考。霜叶“辞柯”而依人,这本身就沟通了“意同”的两者间的联系。“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其“飞来”完全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及含情脉脉的行为;而“题红”在其“红叶题诗”典故的原始意义上,则饱含着真、善、美的生活激情。秋天固然有萧瑟的一面,但对热爱生活的诗人来说,却同时意味着希望和奋起。这一“辞”一“就”,尽翻前案,将初时悲秋消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无异化衰朽为神奇。小令别出机杼的结尾,令人拍案叫绝。
河流便当城,峻岭借为屏。
疑在金山寺,凭栏看北泠。
年去年来年复年,帛书曾达茂陵前。影连蓟北月横塞,声断江南霜满天。
雨暗芦花愁夜渚,露香菰米下秋田。平生千里与万里,尘世网罗空自悬。
雪里幽怀百感层,相逢聊复话年登。帐中绿酒香应醉,镵底黄精湿未蒸。
王子扁舟无兴到,谢家新句有人能。诗坛定与屏风隔,梦里高歌达未曾。
草庐梦醒旧南阳,万事灰心笑一场。
齿漱石泉消酒渴,手挼草药染衣香。
菊花夜白因添月,柿叶秋红不是霜。
大鸦今时无问字,天风时到响琴床。
邬子冈头紫笋生,寄来蓓蕾见高情。茶经漫学卢仝赋,水品长怀陆羽评。
雪乳满瓯消午梦,风涛一榻起秋声。兴来便欲逃禅去,绣佛灯前坐到明。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