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公子楼居剩得春,四时花气敌浓薰。书声高下闻长日,舞袖婆娑拂彩云。
蛱蝶新图开雁爪,狻猊古鼎隔龙纹。近来每爱东风赏,折简常邀越鄂君。
猜你喜欢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gē)地,弟侄常修礼乐(yuè)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yàn)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duò)寸功。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参考资料:
1、陶本一等编.语文(七年级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何事:为什么。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礼乐: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案:几案。
惰:懈怠。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颈联则由人写到书堂之景:窗外绿竹摇曳,影入书案,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我们可以想见其弟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尾联是对侄子的劝勉之辞,劝弟侄莫荒废时光、学业。
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令你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之高超。这是就全篇来说的,若就其佳句来说,真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人砚池中”,写景诗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却又自然晓畅。同时,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体现的是杜荀鹤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杜荀鹤是唐末时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诗学杜甫、白居易,以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为宗旨,注重弘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溽暑郁我怀,携朋寻高爽。出城见南山,幽况夙所赏。
龙泉久神异,风雨灵泽广。别来二十年,老健喜重往。
密树结层阴,峭壁当沆漭。㟏岈䆗窱入,薜萝分披上。
蹑翠陟其巅,大千指诸掌。法王宝地尊,霞光罗万象。
景趣犹如昔,理会顿殊曩。探无悟无极,阅有谢有攘。
临兹诸缘空,耳目余清响。留连恣遐瞩,浩浩神气朗。
桃源勿劳思,舍此将焉访。
鸡鸣嘐嘐兮台怀忧,兄弟表里兮台心求。黄金门,白玉堂。
置酒恺乐,荣华有光。桃伤李僵,尔如或忘。
一片哀音不忍听。幽蛩怨宇诉飘零。泪尽关山戎马里,鬓星星。
尽许庾新兼鲍逸,从来白俗胜元轻。晚岁西湖容傲吏,水风清。
出谷转石棱,俯身窥木末。夕眺岚翠分,朝隮云海阔。
弥天四海尽虚名,西抹东涂让后生。七十老翁閒抱膝,思量次弟便收京。
脱身畎亩簉簪绅,父母妻孥均沐恩。
百年七万二千饭,要须一饭不忘君。